在上一期,我们走进了北约克的The People’s Church,一座用剧院灯光和当代表演吸引信徒的“超级现代教堂”。那里是人流如潮、屏幕闪耀的当代信仰现场。
但今天,我们走进一个完全相反的世界。这座小教堂,在公园的小路边悄无声息,低调得几乎让人错过。它只在周日下午4:30打开大门,安静得像是城市的一处隐秘入口。
St. George’s Grange Park Church
圣公会 Anglican Church
📍 30 Stephanie St, Toronto, ON M5T 1X6
🕍 低调得不像主角,却有百年剧本
你很难想象,这座如今静默在一隅的教堂,曾经属于一座横跨市中心大片土地的贵族庄园。
1844年,这片地由达西·博尔顿(D’Arcy Boulton Jr.)捐出——他出身英裔上层社会,家族宅邸 The Grange 一度覆盖了今天的安大略美术馆、多伦多大学、OCAD,甚至延伸至圣帕特里克市场。换句话说,他塑造了“约克镇”的心脏地带。

博尔顿家族或许不是最富有的,但他们的捐赠与影响,为城市留下了文化与信仰的基础结构。是他们把城市视作延伸自家庄园的生活场,是他们培植了如今多伦多的文化土壤。
当时的城市刚刚起步,统治者认为政治与宗教密不可分。教堂因此建在制高点,尖塔高耸,曾作为航船驶入多伦多狭窄港口的导航标志。它的钟声,是多伦多最早的“城市音符”。
但谁能想到,这座曾闪耀城市上空的教堂,最终也走向了沉寂——火灾、城市化、空巢化,它的历史,仿佛也被按下了暂停键。
🔥 火灾、城市化、教堂“失声”
1955年,一场大火吞噬了教堂的主体结构,连彩窗和塔顶都未能幸免。虽然之后教区努力重建了一个缩小版的礼拜空间,但它,已不再是城市瞩目的地标。

时间进入现代,周围邻居从老式宅邸变成了高层公寓、艺术学校与游客景点。原本属于教会的稳定“邻里式信众”逐渐迁往郊区。教堂开始沉寂,甚至在2017年彻底关闭。
我第一次路过这里,是在一个阳光很好的午后。风吹过 Grange Park 的大树,狗狗公园里全是大型犬,后方儿童游乐区也热闹非凡。教堂残存的钟楼看起来朴素无华,被高树遮挡着,在视觉上几乎消失了。如果你不是刚好走进旁边那条不起眼的小巷,甚至都不会意识到这里藏着一座教堂。
🌳 一个钟楼,一条连廊,一个片刻的平静
2024年,附近的 St. Paul’s 团队重新启动了这间教堂。但他们并没有试图“复兴辉煌”,而是用一种安静、温柔的方式重新把它唤醒。
我特别喜欢教堂后面的小庭院。它从小礼堂通出去,是一个被长砖围起的小空间,旧钟楼就在前方静静伫立。

那天冬天还没有完全过去,气温仍带着寒意,矮树还没发芽,但草地已经悄悄返绿。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来,照在石板与砖道上,有种冷清中的希望感。
那一刻,我觉得自己穿越了城市的节奏——从地铁站的人潮中脱身,穿过电车叮当作响的街角,最后走进这片慢了几拍的空间。


我参加的是一次教区活动,难得在一天里聚集了那么多人,气氛格外温暖。在这样一个微型教会里,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反而显得更真实——没有大场面的疏离感,取而代之的是分享、对话和凝视的可能。

在庭院门外的小树底下有一块纪念石,刻着一句话:“不要走那些路径可能引导你去的地方,而是去那些没有路径的地方,并留下痕迹。”——爱默生。

这句话,在这座教堂身上竟显得格外合适。
🧭 这里适合你吗?打分一看便知!
体验类别 | 评分 | 备注 |
🏛️ 文化历史 |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 多伦多第二座圣公会教堂,坐落在“老钱”地段,历史密度极高 |
🚗可达性 |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 离地铁站5分钟,AGO旁边,位置极佳 |
📹 线上访问 | ⭐️⭐️⭐️ | YouTube上有清晰的每周讲道片段。 |
🛋️ 场地租用 |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 教区可租用厅堂空间,适合活动、讲座或工作坊。 |

在这个系列里,我们不只是在看教堂的“建筑故事”,更在观察:信仰在一座城市里的形态,是如何随着空间、时间与人心而变化的。
下期你想看哪一座教堂?留言告诉我!
📚 Sources:
- Heritage Property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Report, City of Toronto
- Local History & Genealogy, Toronto Public Library
- Levine, Allan. Toronto: The Biography of a City
独特的视角,精彩的讲述!
谢谢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