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不是一个景点,但这又是一个景点。
打开谷歌地图,你很可能会忽略它——这栋灰扑扑的石头建筑,被现代城市的光鲜外表悄悄吞没。但如果你问AI“渥太华有哪些小众又难忘的地方”,这个地方一定会在榜单前列闪闪发光。
欢迎来到 Saintlo Ottawa Jail Hostel,我曾住在这里——一座150多年前的监狱。
这里曾是监狱,一座货真价实、曾经执行过绞刑的监狱。这里曾是 Carleton County Gaol,1861 年建成,直到 1972 年才正式关闭。
一个绞刑架至今仍在“值班”的地方
这座监狱最著名的“前住户”之一,是帕特里克·惠兰——1869年因暗杀加拿大政治家托马斯·达西·麦基而被判死刑。他在这座监狱被执行绞刑,当天足足有5000名观众冒着暴风雪围观。据说他直到最后一刻仍坚称自己是清白的。
这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后一次公开绞刑,也正因此,关于帕特里克·惠兰的传说从未停止。旅馆的住客们经常报告说,夜里会看到一个陌生人站在床尾,不说话,也不动,就那样静静地盯着你。

旅馆里保存着当年的绞刑架——依然保留原貌,甚至“功能齐全”。参加导览团的人可以亲眼看到它静静地矗立在狭小的空间尽头,厚重、冰冷,像一个仍在等待审判的历史幽灵。

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?
还有更多故事,藏在旅馆的地下——那些没有墓碑的无名坟墓。
一夜回到19世纪的“铁门梦境”
作为住户,我可以自由出入旅馆的很多区域。表面上,这里就像一间略带暗黑风格的主题酒店,走廊干净整洁,牢房被改造成客房,楼梯也不会“咯吱作响”。你甚至会一度以为,这只是一场轻松有趣的“角色扮演体验”。

但只要你在顶层推开那扇写着“请勿打开”的防火门——你会发现,这栋建筑的真实身份,从这一刻开始毫不掩饰地呈现在你面前。

门后的楼梯,直通监狱最底层,而路途的中间,就是当年真正使用过的绞刑架。那一刻,所有“主题酒店”的轻松感瞬间褪去,留下的只有沉甸甸的石墙、幽深的楼道,还有一种从脚底升起的寒意。
你或许以为当年的囚犯生活极端残酷——这没错。但稍微讽刺的是,这里曾被称为“模范监狱”(1862年),理由是管理有序、功能齐全,甚至被拿来当“示范单位”。但所谓“模范”,只是站在政府视角。从囚犯的角度看,这里依旧是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。

最常见的小牢房,仅有 1米宽、3米长;稍大的也不过 2×3米。在高峰时期,这座监狱竟然关押过多达 150人。他们之中,有谋杀犯、有精神病患者、有因醉酒闹事被捕的轻罪犯,甚至还有未成年的孩子。
所有人被一视同仁地关在一起,没有分级制度。你的室友可能是杀人犯,也可能是一个因为在森林里“装神弄鬼”而被捕的人——那也曾是足以判处死刑的罪名。

这并非渲染恐怖,而是历史的真实。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(Upper Canada),法律体系源于英国法典,而那个时期的英国法被称为“血腥法典”(Bloody Code)。在这部法典下,超过350种行为可被判死刑——偷窃蔬菜、穿伪装潜入森林、伪造文件,全都可能送你走向绞刑架。

牢房内没有灯、没有通风、更没有床架或厕所。囚犯只能直接睡在冰冷的石地上,用一个 “密封桶”代替马桶。直到 1888年,这里都还没有配备任何可躺的床架。

今天的旅馆对这些牢房做了“有限度”的改造。你可以选择住进这些原始牢房,墙壁、铁门、铁栅栏都保留原样,洗手间和床铺是后装的,但整体氛围依旧浓烈——特别是夜深人静时,走廊里偶尔传来几声微弱的响动,你很难分清那是旅客在走动,还是过去的某个灵魂不小心醒来。
当然,如果你胆子没那么大,也可以选择宿舍式客房,或和朋友一起住在相对“正常”的房间里。
不过,放心一点:去年旅馆并没有发现一只鬼魂。

(当然,没有“发现”不等于“没有”……)
鬼魂、建筑学,还有你邻居的呼噜声
住在这里的时候,你可能会听见奇怪的声音——脚步、低语、水管的“砰砰”撞击声,甚至像是有人在敲门。但别急着请神婆,也别急着掀被子逃跑,这一切背后,其实藏着一场声学的“陷阱”。
监狱建筑采用了经典的拱形天花板设计,这是19世纪英国“潘诺普提康式监狱”理念的一部分:结构不仅让视野集中于中央,声音也能被自然放大和反射。哪怕是一句低语,也能顺着弧形的天花板,在整条走廊里回荡,精准地传到狱警耳中。

这在当年是为了侦测囚犯是否在密谋越狱,而在今天,它却成为“灵异氛围营造大师”。哪怕只是你邻居洗澡、翻身、打呼噜,都可能像“另一个世界”的声音突然降临在你耳边。
我亲身体验过:第一晚准备入睡时,突然墙角传来“咚——咚——”的沉闷敲击声,低频穿透力极强,像是有人用拳头敲击厚石墙,节奏稳定,还越来越近。

我一动不动地听了几分钟,连呼吸都小心翼翼,直到我鼓起勇气走下床铺摸了摸墙边的铁管(很烫)又自己听了听,才明白:这是水暖管道热胀冷缩的声音。

讲真,当年如果我是个囚犯,可能真的会以为自己看见了“上帝的信号”。
如果你想体验基督山伯爵的生活:欢迎进入禁闭室
旅馆的导览团通常从餐厅旁的“禁闭室”开始参观。
它比普通牢房稍大一些,但也仅此而已。这里没有光线、没有空气流通、更没有放风时间。唯一的“好处”可能是你可以一个人独处,不必与五花八门的囚犯为伍。
普通牢房看起来狭小,但囚犯白天是被允许离开牢房,在走廊活动的。但在禁闭室中,你只能面对墙壁、寂静和时间。



从第4间牢房,走向死亡
在旅馆的顶楼,保留着四间特别的牢房——这就是传说中的死囚牢房。
当你被挪到最外面的第四间牢房时,就意味着下一个被执行绞刑的,就是你。你必须走过另外三间牢房,接受身后囚犯的注视,然后走向尽头的绞刑架。这是一种彻底的“心理宣判”,死亡不是突然降临,而是缓慢靠近。

旅店评价:5/5!不可错过的“铁门”体验
好了,经过这段历史与惊悚并存的旅行,我们回到现实。这家旅馆给我的总体印象——满分,5/5!它不仅让你穿越时空,还能以一个超划算的价格,带给你一次不一样的住宿体验。
首先,最让我满意的当然是价格!每晚平均才30刀(根据你选择的房间类型不同,价格会有所浮动),对于预算有限的旅行者来说,这简直是个绝佳的选择。

早餐方面,这里的欧陆式早餐虽然简单,但比起蒙特利尔的分店,丰富度高了不少。至少没有我不喜欢的那种烂香蕉和浓烈的发酵面包味——而且地下室的用餐环境相对更宽敞明亮,气氛也更加轻松,真的提升了不少用餐体验。

服务方面,也比我预期的要好得多,尤其是比蒙特利尔分店要温馨友好,工作人员总是面带微笑,乐于提供帮助。
至于位置,简直是“黄金地段”。从这儿步行到滑冰起点、国会山,连5分钟都不用,渥太华的核心区域近在咫尺。

不过,值得注意的是,这里也有一些小缺点:除了套间,其他房间都需要使用公共洗手间和淋浴间。对于第一次入住这种旅店的人来说,可能会觉得有点不方便。至于住宿环境,单人间和双人间都是由原监狱的单人牢房改造而成,空间有点局促。而多人间则意外地宽敞,比我预期的要大得多。

综上所述,如果你能接受小小的不便,愿意尝试这段与历史亲密接触的独特住宿体验,那么这家旅店绝对值得一住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