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,正是前往贾斯伯的好时节。
想起去年四月中旬,我踏上了旅程。那是个有些尴尬的时间点——冬季项目刚刚结束,夏季活动尚未完全开启。但我庆幸自己去得早了点,那时的贾斯伯,少了旅游高峰的喧嚣,多了山林初醒的宁静。而今年的这个时候,正好可以赶上山地车骑行、乘坐小镇旅游巴士,还有通往山顶的观景缆车,体验将会更加丰富。

有人问我:“你在贾斯伯待了一个多星期,还会想再去吗?”
我的答案从未动摇:当然,而且不止一次——我希望在盛夏去,也想在隆冬去。
贾斯伯所在的阿尔伯塔省,最近因为加拿大大选后的局势再度成为热点话题。一些外省人对阿尔伯塔的印象不太好:保守、排外,甚至有人提醒我,如果悬挂外省车牌或带着东部口音,可能会遭到“本地人”的白眼。这让我不禁联想到多年前在美国听说的某些偏见。谁能想到,在这个平和、包容、温柔到让人习惯于善意的国家里,也会存在这样复杂的区域情绪?
但幸运的是,在贾斯伯,大多数时候我感受到的都是友善和温暖。除了第一天在租车公司那次不愉快的经历,其他人——无论是旅店员工、商店店主,还是旅途中偶遇的路人——都让人感到轻松自在。也许是因为贾斯伯的很多居民其实并不是“土著”,而是从邻近的BC省甚至更远的地方迁徙而来的人。他们少了一份排外的自负,多了一些旅行者之间的理解与包容。
冬季的贾斯伯冰雪世界美不胜收,攀冰、滑雪、冰洞探险、湖面滑冰……我赶上了滑雪季的尾巴,已经惊艳。而夏季的贾斯伯更像是一幅铺开的画卷:山地车、骑马、高山徒步、湖边野餐……更别说,在著名的费尔蒙度假村,你还可以一边欣赏湖光山色,一边打高尔夫球。那种自由与奢侈,是城市生活无法比拟的。

洛基山不是贾斯伯独有的,但从多伦多出发的火车,必然会经过这里。前往卡尔加里的更多是观光巴士,而贾斯伯,承载着的是货运时代的古老铁轨,是加拿大国家铁路(VIA Rail)最有灵魂的旅程。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坐完整程火车,从多伦多横跨至温哥华,完整穿越洛基山脉,一次体验四季更替、天色流转的史诗旅途。
贾斯伯的最后一天,我去了当地博物馆。感谢老天,那天它刚好开放。我带着两本淘来的二手书回到了多伦多。那一刻,有种旅行与生活奇妙缝合的感觉。

然而,这段旅程中让我最思念,也最心痛的,是我所住的Hi Jasper Hostel。
这是一个五年前新装修的青旅,房间宽敞明亮、每间都有独立卫浴,这是我后来无数次旅行中才意识到的稀缺。巨大的共享厨房,设备齐全,几乎成了大家的第二个家。有人从面粉开始,现场烤出一个热腾腾的披萨;也有人炖上一锅香气扑鼻的浓汤,分享给素昧平生的旅客。甚至我这个做饭小白,也被一个大姐手把手教会如何煎出一块香嫩多汁的牛排。
还有免费领取的临期食品——我在镇上的教堂领了两天的伙食,为自己节省了一笔不小的支出。那一切原本平凡却温暖的日常,现在都随着去年的山火毁于一旦。
我无法再回到那座旅店,却永远怀念它。

返程我依然选择了火车。我真的热爱火车旅行。
在火车上,我看见日出——是突然铺满车窗的红霞;也看见日落——是天空一点点沉寂、地平线却越发燃烧的余晖。这种节奏感,是飞机永远给不了的。
我建议,火车旅行最好选择多伦多往温哥华的方向。虽然更慢,但你会因此获得更多中途下车的机会。比如我们停靠温尼伯去逛集市,在埃德蒙顿吃了顿晚餐,甚至让火车等我们半小时。因为我们一行人占了整节经济舱的半数座位,乘务员也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车上的生活,简陋却有趣。我们会在每一站的15至20分钟停车间隙,飞奔寻找最近的超市补给。印象最深的一次,我拉着邻座的大妈,一起冲进超市大采购。她买的是面包和奶酪,我买的是从未尝试过的青椒香肠,惊喜地发现——居然非常好吃。
你可以说我可笑,坐了那么多天的硬座,价格也没比卧铺便宜。
但我不后悔。卧铺固然舒服,却错过了许多奇遇。比如我们认识了一个为了观看日全食而横跨加拿大的人;还有一位坚持不坐飞机、只坐火车回家探亲的老太太;甚至有人从事湖面维护工作的,和我们分享大鱼的故事。
而卧铺旅客很少能像经济舱一样频繁下车,因为多数站点没设站台,只有经济舱配有临时楼梯。你也不会像我们一样,晚上挤在观景车厢,裹着睡袋围坐成圈,一边下棋,一边讲人生。

贾斯伯是一个让我感到世界很大,也让我重新相信人间温暖的地方。
即使有些风景已不复存在,即使山火烧毁了我熟悉的一切,我仍然会一次次回望它。因为那里不仅有山川湖泊,还有一段段用火车、厨房、月色和陌生人共同拼凑的旅程。

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?说不定,我们在火车上还能碰见。
如果你也对这段旅程感兴趣,欢迎前往我同名的视频频道观看相关的旅行视频。那里记录了贾斯伯的雪山晨光、火车窗外的日出、还有那些让我难忘的旅人面孔和日常点滴。
我会继续分享更多关于贾斯伯和通往贾斯伯路上的小故事——有些是风景,有些是人情,也许,还有你正在寻找的那份旅行灵感。敬请期待。